发布时间:2011-11-30 作者:jgxy 浏览次数:1120
各团支部、各同学:
根据校团委为了进一步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效,推进党团共建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和民情,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华,建筑工程学院现决定今年寒假继续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践行先进文化 彰显青年责任
二、活动内容
(一)“宣讲六中全会精神 做先进文化践行者”实践活动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对文化改革发展进行了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深刻把握、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对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各学院要对寒假期间团员青年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做出明确安排,组织大家通过研读《决定》原文、阅读评论、收看辅导报告(网上)、撰写学习体会等方式,深刻理解《决定》的出台背景和重大意义,深刻领会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明确当代大学生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历史重任,积极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广大团员青年要利用寒假返乡机会,深入社区、农村,采用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宣讲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开展当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状况调研、城乡居民文化需求调研、地方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调研等专题调研活动,并形成调研报告。
(二)“寻找身边感动 汲取成长力量”实践活动
通过寻找发生在身边令人感动的人物和事件,从小事中品味大爱,在平凡中发现崇高,引导广大学生感受父母之爱、朋友之爱以及社会之爱,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感动化为成长的动力。同时以“身边的感动”为主题,面向全体在校生开展征文活动。征文以感动自己的真实事例为主要内容,采用记叙文体裁,字数控制在1000字以内。本次征文活动设一等奖10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20名。
(三)“调研热点 关注民生”实践活动
积极鼓励和科学引导青年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参与社会发展,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节能减排与生态文明、家电下乡政策成效、食品安全问题、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房价调控、物价调控、中小企业发展瓶颈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问题、教育发展规划纲要贯彻落实情况等为主题大力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了解党和国家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方面采取的重大举措,了解在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刻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和理性分析,得出正确的社会观察结论。
(四)“志愿服务 情暖冬日”实践活动
利用春节前后,以关爱农民工子女、关心“空巢老人”、助力春运、服务社区、街道、农村文化建设为重点,以爱心支教、亲情陪护、义务劳动、法律援助、心理辅导、文体娱乐、挂职锻炼等形式,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情暖冬日”活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新风尚,传递理工大学子的爱心和祝福。
(五)“就业创业 成就未来”实践活动
结合创业培育计划的实施,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关注就业创业。继续组织学生开展“走百县、访千企”毕业生就业实践活动;积极鼓励广大学生结合所学专业,通过到家乡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调查、观摩、实习等实践活动,深入了解相关行业动态、社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和就业创业政策法规,科学规划职业发展方向,为将来的就业创业打下坚实基础;利用寒假时间,进一步对我校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初选作品进行深加工,为参加全省和全国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做好充分准备。
(六)“回访母校 携手成长”实践活动
继续组织在校大学生开展回访高中母校活动,
三、活动组织
寒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就近、就地、就便为原则,做到点面相结合。学生个体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取上述一项或几项内容来开展,所选主题以团支部为单位进行统计并填写,见附件1。
每位同学根据自己所选的社会实践主题,撰写不少于2000字的调查报告(可附带照片、影像等资料),并附上相关单位证明材料加盖公章,开学一周内将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与证明材料以团支部为单位上交学院团总支。学院将通过评比,选出优秀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到学校进行评比。
各团支部在开学两周内通过开展实践报告评选、“寒假归来话实践”主题团日活动进一步展现、深化同学们实践的优良成果,延伸教育效果,使同学们切实在调查中真正发现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五、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积极参加。希望广大同学认真实践,并切实根据 “社会实践学分”认证的要求,诚信实践,加强社会实践的目的性。
2.就近就便、注意安全。坚持就近就便、安全第一的原则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安全意识,注意活动期间个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做到文明实践,安全实践。
建筑工程学院团总支
201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