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要求,结合宣传周“建设海绵城市,促进生态文明”主题,我校举办了由能源管理中心主办我院坊里之间社团承办的海绵校园规划设计方案征集比赛,比赛的培训会于6月3日晚在15号教学楼105教室举行。举办单位邀请了城乡规划系老师李涯丽为参赛者做赛前培训。
比赛以“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为主题,以实现缓解校园内涝、削减校园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校区生态环境为目标,同时最主要的目的为启发和锻炼同学们的创意创新能力。
共31组参赛选手参加了此次培训。李涯丽老师首先考虑到参赛选手们来自各个不同的专业,其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也大相径庭,为了打开想象空间,李涯丽老师首先引导启发并补充了跟比赛有关的基础知识,以全球水循环动力和水循环路径为开篇给大家讲解了城市化地区的水文效应起因。李涯丽老师提到,雨水管和污水管是一个城市必不可少的地下给水排水管道设施,正常的生产生活中雨水管和污水管完全能够承担起城市整体的排水系统的职能。但当洪涝灾害和特大型降雨发生时不能仅靠地下排水设施进行污水处理,还要考虑利用中水系统中的中水处理厂加强雨水和污水的利用率及雨水利用收集技术,例如“绿色屋顶”和“下凹式绿地”等方式。之后,进行了大赛简介及海绵城市国内的进展状况,重点讲解了海绵城市内涵,途径及展望,其中实施途径具体通过滞、蓄、用、排四种方式,同时需要结合实际环境运用到设计方案。
最后,李涯丽老师结合PPT为大家展示了仇保兴博士做的《LID海绵城市》,并希望同学们从中得到启发运用到实际的设计方案中。